白粉病常发于草莓苗上,可致严重减产,病菌喜湿耐旱,防治效果差,易产生抗药性,药物防治时易产生药害。因此,识别该病的症状,掌握该病的发生流行条件、防治方法显得尤为重要。
草莓苗患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,叶片上卷呈汤匙状。花蕾、花瓣受害呈紫红色,不能开花或开完全花,果实不膨大,呈瘦长形;幼果失去光泽、硬化。草莓受到危害会失去商品价值。草莓苗患白粉病的防治对策如下:
深沟高畦,排水降湿,将地下水位降低。严禁漫灌,有条件的可以采用膜下滴灌。培育壮苗是防治草莓白粉病的关键。栽植时增加钾、磷、微等套餐肥,减少单一氮肥用量。
白粉病的病原菌为单囊壳属,借助气流或雨水扩散,发病适温25~30℃,病原菌会感染多种作物,坐果期与采收后期均易发病。露地栽培应在花前花茎抽生期进行用药,药品为百泰1500倍或者百分之二十五使百克1000~1500倍、龙克菌500~600倍加新高脂膜喷雾,形成保护膜,防止病菌借雨水传播,7~10天一次。
要注意药剂的轮用,不要连续使用同一个品种药剂2次以上。以上就是对草莓苗患白粉病的防治对策,如果您有草莓苗的需求,可以随时致电给我们。
编辑:wmm